執行現況與成果
進階版垂直堆疊奈米片及更先進元件
主持人
共同主持人
在高層數堆疊鍺矽通道方面,接續2021 VLSI的研究成果,優化蝕刻關鍵製程,去除寄生通道,並成功製備6層堆疊鍺矽通道,得到更低的次臨界擺幅(80mV/dec)及更高的開關電流比(1.5E5),在鍺/鍺矽三維N型電晶體,VOV=VDS=0.5V時,達到每通道堆疊驅動電流120μA(每單位通道寬度驅動電流4600μA/μm),為當時的世界紀錄,此研究成果發表論文於2022 VLSI-TSA,並榮獲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(最佳學生論文獎)。為了持續增加電晶體的驅動電流,以增加通道堆疊數目為首要目標,成功製備10層堆疊鍺矽通道,其驅動電流達到140μA(6500μA/μm),其研究成果發表論文於2022 SISC。透過磊晶與濕式蝕刻兩大模組相互優化,已成功製備16層堆疊鍺矽通道,其驅動電流達到190μA(9400μA/μm),其研究成果已投稿至Natur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。
本團隊經由有系統的研究HfxZryO2高介電常數材料調變氧缺陷及Zr在HfxZryO2之濃度,優化在Hf0.2Zr0.8O2得到介電常數之峰值為47,約為HfO2介電常數之2倍,並將高介電常數材料成功整合於2層堆疊高遷移率鍺矽三維N型電晶體,VOV=VDS=0.5V時,達到每通道堆疊驅動電流67μA(每單位周長驅動電流740μA/μm),其研究成果發表論文於2022 IEEE EDL國際期刊。
團隊開發用將於0.5nm (5Å)世代的CFET電晶體結構,將nFET與pFET奈米片電晶體進行垂直方向的堆疊並且組成反相器結構,相較於通道的垂直堆疊可以更進一步減少反相器單元的占地面積(最多可減少至原先面積的一半),可提升單位面積內的電晶體數目,增加運算效能。其中以high mobility GeSi channel作為CFET結構之nFET與pFET通道所使用,並且採用P/N junction isolation作為堆疊n/pFET間之電性隔絕,能夠取代dielectric isolation並有效化簡元件製作流程,CFET構成之反相器於400oC PMA過後可達成9.6V/V之voltage gain。相關成果已發表於2022 IEDM國際研討會。